在美国深夜脱口秀的历史长河中,《吉米·坎摩尔直播秀》(俗称“鸡毛秀”)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档开播于2003年1月26日的长寿节目,却在2025年9月因一场政治风暴戛然而止,引发了全美关于言论自由、政治正确与媒体独立的激烈辩论。本文将全面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探讨这一事件对美国传媒生态的深远影响。

导火索:柯克枪击案争议言论引发的政治风暴
2025年9月10日,美国保守派组织“美国转折点”联合创始人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作为特朗普支持者阵营中最具影响力的“网红”之一,柯克的遇刺立即在美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政治光谱的两极对此事件反应截然不同。正是在这一敏感时刻,吉米·坎摩尔在9月15日的节目开场独白中发表了那番改变其节目命运的争议言论。
坎摩尔在节目中直言:“上周末我们见证了新的底线突破,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极力试图将枪杀柯克的凶手描绘成与他们无关的人,并竭力从中获取政治利益。”他进一步嘲讽特朗普:“当被记者问到如何悼念查理·柯克时,特朗普竟转而谈论白宫新舞厅的建设。”坎摩尔尖刻地评价道:“这不是一个成年人哀悼他称之为朋友的人的方式。这更像是4岁小孩为他的金鱼之死而悲伤的方式。”
这些言论立即引发了保守派阵营的强烈反弹。更关键的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布伦丹·卡尔——一位由特朗普任命的保守派人士——公开威胁称,若地方电视台继续转播该节目,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吊销执照的风险”。卡尔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将坎摩尔的言论描述为“极其病态”,并暗示FCC可能吊销ABC的执照以迫使迪士尼采取行动。这种来自政府监管机构的直接施压,为后续事件发展埋下了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卡尔曾在右翼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推出的“2025计划”中负责撰写涉及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内容,他当时就提出该机构已到“亟待改革的时刻”。这一背景使得他的干预行为被许多自由派人士视为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压制媒体自由的一部分。在卡尔发出威胁几小时后,美国大型地方电视台运营商Nexstar传媒集团率先宣布停播《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称坎摩尔的言论“不可接受”且不代表其服务群体的价值观。这一连锁反应最终迫使ABC及其母公司迪士尼在9月17日宣布节目“无限期停播”的决定。
节目停播背后的多方博弈:政治、商业与舆论的角力
《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突然停播绝非单一的言论争议所致,而是政治气候、商业利益与舆论环境多方博弈的结果。这一决定震惊了美国娱乐产业,也引发了关于言论自由与政治干预的广泛讨论。
政治施压与监管威胁构成了停播决定的最直接压力。FCC主席卡尔的公开威胁创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监管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Nexstar集团当时正试图以62亿美元收购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Tegna电视广播公司,这项合并交易需获得FCC的明确批准。这一商业利益无疑增加了Nexstar对政府监管机构的敏感度,使其成为第一个宣布停播“鸡毛秀”的大型运营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民主与技术部主任克里斯托弗·安德斯对此尖锐批评道:“这比麦卡锡主义更为恶劣…美国广播公司及其最大附属台所有者屈从于威胁,正好满足了特朗普任命的FCC主席的诉求。”
商业利益的权衡同样是迪士尼-ABC做出停播决定的关键因素。Nexstar旗下约200家电视台的停播(覆盖全美39%的市场),意味着节目将立即失去大量观众和广告收入。在收视率已经连年下滑的背景下,这一打击无疑是致命的。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节目被停播,但吉米·坎摩尔并未被解雇,迪士尼高层计划与他沟通“未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表明停播决定更多是危机公关和商业止损的策略,而非彻底否定坎摩尔及其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停播的同时,多家电视台迅速安排了替代内容。辛克莱广播集团宣布在坎摩尔节目时段播出致敬柯克的特别节目,而Nexstar则表示停播是为在敏感的政治时刻促进“尊重且建设性的对话”。这些迅速的内容替代方案显示出保守派媒体生态系统对此事件的高度协调性。
社会撕裂与舆论对立构成了事件的宏观背景。查理·柯克之死激化了美国本已极化的政治氛围。在柯克遇刺后,特朗普及其盟友第一时间将美国大部分政治暴力归咎于“激进左翼”,而自由派则指出极右翼暴力在美国的严重性。坎摩尔的言论恰巧踩中了这一最敏感的政治断层线。美国媒体《综艺》(Variety)分析认为,ABC停播节目的举动可能进一步激化美国社会对柯克遇刺事件的党派对立情绪。
这场风波也折射出美国传媒行业的深层矛盾。代表编剧和音乐家的演艺界工会组织联合谴责ABC和FCC的做法。美国和加拿大音乐家联合会主席蒂诺·加利亚尔迪声明指出:“这很简单:特朗普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识别出不喜欢的言论,并以极端报复威胁ABC。这是国家审查,正发生在美国而非遥远国度。”东西部编剧工会也发表联合声明称:“表达思想、相互争议乃至冒犯的权利,是自由国家的核心本质,不应被暴力、政府权力滥用或企业懦弱行为剥夺。”
言论自由与政治干预:一场关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激烈辩论
《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停播迅速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行业事件,演变为一场关于宪法第一修正案和言论自由的全国性辩论。这一事件因其明显的政治干预色彩,引发了法律界、政界和公众的深度忧虑。
从法律角度看,FCC的干预行为存在严重的合宪性质疑。美国法律明令禁止FCC行使“审查权”或干涉“言论自由权”,除非存在“新闻失实”的情况——即广播新闻机构故意播出虚假报道(该条款极少被援引)。而坎摩尔基于个人政治立场的即兴评论显然与“蓄意制造欺骗性新闻报道”相去甚远。FCC民主党委员安娜·戈麦斯在社交媒体明确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坎摩尔没有提出任何毫无根据的说法,但他确实开了一个玩笑……但这既不是非法的,也不是ABC向特朗普政府投降的理由。这开创了一个危险的新先例。”
政治人物的反应呈现出鲜明的党派分野。特朗普自然对停播决定表示欢迎,他在社交媒体上称这是“美国的好消息”,并嘲讽坎摩尔“毫无才华,收视率甚至不及科尔伯特”。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进一步点名其他批评他的脱口秀节目,呼吁NBC停播《吉米·法伦今夜秀》和《塞斯·迈耶斯深夜秀》,展现出对媒体批评的系统性压制倾向。前总统奥巴马则对此事件发出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正在将“取消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危险层面”,并批评其“常常威胁要对媒体公司采取监管行动,除非这些公司封杀或解雇其不喜欢的记者和评论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针对批评他的媒体采取行动。就在“鸡毛秀”停播前不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宣布将停播《斯蒂芬·科尔伯特深夜秀》,特朗普同样表示赞赏。近段时间以来,特朗普还先后起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尽管专家认为这些诉讼证据薄弱,两家公司仍同意支付数百万美元达成和解。这一系列事件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模式——利用行政权力压制媒体批评声音。
美国无党籍联邦资深参议员桑德斯直言,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国“正迅速堕落”。民主党人、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也谴责ABC的决定,表示“美国本应是言论自由的堡垒。所有政治光谱的人都应发声阻止发生在坎摩尔身上的事情,这关乎民主保护”。这些批评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当政府能够利用监管权力直接影响批评它的媒体生存时,民主制度赖以生存的舆论监督机制将面临严重威胁。
更广泛地看,“鸡毛秀”事件只是柯克死后美国社会言论自由缩水的一个缩影。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在柯克去世后48小时内,全美各地大约有十几名教师因在社交媒体发表相关争议内容而被解雇或面临纪律处分,同时至少有两名高校职工因此被解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南卡罗来纳州分会指出,这些行为相当于“恐吓活动”和针对教师的“有针对性的骚扰”。这种社会氛围的转变,使得“鸡毛秀”的停播具有超越娱乐产业的更深远意义。
昙花一现的停播:节目的意外复活与未解的争议
在经历了近一周的舆论风暴后,《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命运出现了戏剧性转折。美国广播公司(ABC)于9月22日突然宣布,这档深夜脱口秀节目将于次日恢复播出。ABC在声明中表示:“过去数天,公司与主持人吉米进行了深入交流,继而我们决定于周二(23日)恢复该节目播出。”这一决定令观察家们感到意外,也引发了关于背后真实原因的种种猜测。
停播与复播的决策逻辑折射出媒体巨头在政治压力与商业利益间的艰难平衡。ABC的母公司华特迪士尼公司在复播声明中解释道,暂停节目是“为避免在当时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化紧张局面”,并承认《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部分评论“时机不当”,欠妥。这种相对模糊的表述既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保守派的情绪,又为节目的复播留下了空间。从商业角度看,彻底取消一档拥有22年历史的招牌节目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代价和品牌损失,尤其当初始停播决定更多是危机应对而非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停播期间,迪士尼似乎对坎摩尔施加了相当压力,要求其在未来的节目中调整言论尺度。据知情人士透露,迪士尼高层计划与坎摩尔沟通,“告诉他未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种内容干预在脱口秀这一以政治讽刺和言论自由为核心的节目中能走多远,仍有待观察。毕竟,对政治人物——尤其是特朗普——的尖锐讽刺正是“鸡毛秀”近年来网络传播最广的内容特色。
社会各界对停播事件的反应呈现出美国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的深刻分裂。一方面,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对节目的短暂下架表示满意,特朗普甚至在访英期间继续攻击坎摩尔“没有才能、收视率极差,早就应该被解雇”。另一方面,自由派阵营和演艺界人士则对停播事件表达了强烈不满。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发布了一封由约400名演员、编剧、制作人等签名的公开信支持坎摩尔,签名者包括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詹妮弗·安妮斯顿等多位好莱坞一线明星。美国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在西班牙参加电影节时就此感慨:“此时我不认识我的国家了。”
这场风波也揭示了美国深夜脱口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作为一种诞生于电视时代的节目形式,深夜脱口秀在流媒体时代本就面临收视下滑和观众老化的压力。政治极化的加剧更使这类以政治讽刺为特色的节目如履薄冰——过火的言论可能招致“鸡毛秀”式的政治反弹,而过度的自我审查又会丧失节目特色和核心观众。正如《综艺》杂志所分析的:“迪士尼停播坎摩尔节目的决定凸显了一个事实——当白宫和联邦通信委员会对个别报道采取言论围剿和法律反制时,传统传媒公司已变得何等惶恐。”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节目得以复播,但这一事件已经对美国媒体环境造成了深远影响。FCC对媒体内容的公开干预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而主要媒体集团对此的妥协态度可能鼓励更多类似的政治施压。正如财新网在报道中指出的,坎摩尔节目停播“引发了全美关于宪法第一修正案即言论自由的激烈辩论,以及特朗普是否在利用权力压制批评者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会因节目的复播而消失,反而可能随着美国政治极化的加剧而持续发酵。
美国深夜脱口秀的困境与转型:从“鸡毛秀”事件看娱乐政治化的代价
《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停播风波不仅是一起孤立事件,更折射出美国深夜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在当代媒体生态和政治气候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这一事件揭示了娱乐内容政治化带来的商业风险和创作困境,也预示着这类节目可能的转型方向。
收视下滑与政治风险的双重压力已经改变了深夜脱口秀的生存环境。据内部人士透露,尽管《吉米·坎摩尔直播秀》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近年收视率却跌成狗,全靠网络爆款片段和公司给的老脸才勉强续命”[^用户消息]。这种衰退趋势并非“鸡毛秀”独有,今年7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已经宣布将停播《斯蒂芬·科尔伯特深夜秀》。特朗普甚至幸灾乐祸地预言:“听说吉米·坎摩尔就是下一个。他的才华比科尔伯特还逊色!”在这种背景下,政治争议带来的广告商顾虑和平台风险进一步放大了节目的商业脆弱性。
网络传播与电视播出的矛盾日益凸显。深夜脱口秀诞生于电视时代,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定的晚间播出时段和稳定的观众收视习惯。然而,在流媒体时代,这类节目的主要传播渠道和收入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坎摩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将网络流行视频与电视相结合”,这种策略虽然创造了大量网络爆款片段,但也使节目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风暴的影响。当节目的网络形象(尤其是那些最具争议性的政治讽刺片段)反而威胁到其传统电视播出平台时,制作方就陷入了两难境地。
政治极化对娱乐内容的侵蚀成为深夜脱口秀面临的核心挑战。传统上,这类节目通过幽默和讽刺来软化政治分歧,为观众提供一种相对轻松的时政参与方式。然而,随着美国政治极化的加剧,任何政治讽刺都可能被解读为党派攻击,引发另一阵营的系统性抵制。“鸡毛秀”事件表明,在极端 polarized 的环境中,娱乐节目很难保持政治中立——沉默会被视为怯懦,而发声则可能招致报复。正如《综艺》杂志指出的,柯克被众多保守派视为英雄,而自由派则对其极端立场提出异议,使得任何关于他的评论都难以避免党派解读。
展望未来,美国深夜脱口秀可能面临几种转型路径。一是更加严格的内容自我审查,避免触及最敏感的政治议题,但这可能削弱节目的独特性和锐度。二是转向流媒体平台,寻求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更年轻的观众群体。用户消息中提到的“被电视圈封杀的吉米会不会转战YouTube?说不定明天就能看到《Jimmy Kimmel on Youtube!》的频道官宣”正是这种可能性的生动体现。三是继续坚持现有风格,但准备好承受更频繁的政治反弹和商业波动。
表:《吉米·坎摩尔直播秀》停播事件各方反应与立场
利益相关方 | 主要立场 | 代表性言论 |
---|---|---|
特朗普政府 | 支持停播,认为节目有偏见且质量差 | “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好消息:收视率堪忧的《吉米·坎摩尔秀》被取消了” |
FCC | 威胁吊销执照,施压停播 | “如果继续播出这类内容,我们很可能面临被FCC吊销执照的风险” |
迪士尼-ABC | 最初屈服压力停播,后妥协恢复 | 节目“将无限期被预先取消播出”;后宣布复播 |
演艺界 | 强烈反对停播,认为侵犯言论自由 | “此时我不认识我的国家了”——安吉丽娜·朱莉 |
保守媒体 | 支持停播,播放替代内容 | 播放纪录片《查理·科克,一个伟大的人》[^用户消息] |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鸡毛秀”事件都已经成为美国深夜脱口秀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政治极化已经深刻改变了娱乐产业的运作逻辑,政治风险成为节目策划中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这也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一个日益分裂的社会中,娱乐节目能否以及如何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不沦为政治斗争的又一场域?《吉米·坎摩尔直播秀》的短暂停播与复播并未给出答案,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将持续考验着美国媒体产业的每一个参与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