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近日以25亿美元的天价和解金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这一事件不仅成为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史上的标志性案例,也揭示了科技巨头在追求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系统性“暗黑模式”问题。这起案件的核心在于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的注册与取消机制——FTC指控亚马逊通过精心设计的用户界面“诱导注册”,并设置“迷宫式”取消流程,导致数千万消费者在非自愿情况下成为付费会员或难以退出订阅。本文将全面剖析这一事件的背景、细节、法律争议及其对科技行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远影响。

事件背景与和解内容:破纪录的处罚与赔偿
2025年9月25日,亚马逊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一项历史性和解协议,同意支付25亿美元(约合178.24亿元人民币)以了结关于Prime会员服务“误导性商业行为”的指控。这笔巨额资金被分为两部分:10亿美元(约合71.3亿元人民币)作为民事罚款,创下FTC在同类案件中的最高罚单记录;另外15亿美元(约合106.9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赔偿约3500万名受到影响的消费者,每位符合条件的用户最高可获得51美元的赔偿。这一赔偿金额在FTC历史上排名第二,仅次于2019年Facebook因隐私问题支付的50亿美元罚款。
FTC的调查始于2023年,但追溯其源头,对亚马逊订阅服务的审查实际上在特朗普政府首个任期内就已启动,而正式诉讼则在拜登总统任期内提起。调查人员从亚马逊内部文件中发现,公司高管和员工对Prime会员注册与取消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部分内部评论甚至将订阅业务形容为“一个有点阴暗的世界”,并将诱导用户非自愿注册称为“一个秘而不宣的毒瘤”。这些文件成为FTC指控亚马逊行为具有“系统性”与“故意性”的关键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在和解协议中并未承认存在不当行为。公司发言人马克・布拉夫金表示,和解是为了“继续前进,专注于为客户创新”,并声称公司一直努力使Prime会员的注册与取消流程“清晰简单”。然而,FTC主席安德鲁・弗格森则将这一和解称为“对成百上千万厌倦了欺骗性会员注册的美国人来说是一场破纪录的重大胜利”。
“会员陷阱”的运作机制:从诱导注册到阻碍取消
亚马逊Prime服务于2005年推出,最初年费为79美元,到2025年已涨至139美元。这项服务为会员提供免费快递、流媒体视频等福利,成为亚马逊重要的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Prime相关收入高达239亿美元,全球会员超过2亿人。然而,FTC调查发现,亚马逊为实现业务增长,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会员陷阱”系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注册环节的“欺骗性设计”**是FTC的首要指控。亚马逊在用户界面中刻意突出“加入Prime”按钮,同时弱化“拒绝”选项——在电脑端,这一按钮被设置为最醒目的视觉元素,而“不加入/拒绝”链接则采用小字号或低对比度颜色,形成单向引导。在移动端,价格与自动续费等关键信息被置于页面底部,用户容易忽略。更严重的是,亚马逊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点击按钮会注册付费会员服务,而是以“福利”为幌子吸引用户操作。对于仅想订阅低价Prime Video的用户,页面默认或优先推荐全功能、更高价的Prime会员选项,而将“仅订阅Prime Video”入口弱化甚至“折叠”隐藏。
比诱导注册更严重的是取消流程的系统性阻碍。FTC发现,亚马逊将取消流程设计为包含4个页面、6次点击和15个选项的“迷宫”,内部甚至将这一复杂流程命名为“伊利亚特”(源自荷马史诗中描述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叙事诗)。用户在Prime Video应用或Amazon Fire TV设备上无法直接取消订阅,必须跳转至网页或多设备操作,极大提高了取消成本。流程中还使用非直观的命名与导航,将取消入口隐藏在二级或三级菜单中,用户需要额外时间检索正确路径。即使在最终取消页面,亚马逊也通过按钮命名、措辞或默认选项使用户难以判断“这是最终取消”还是“仅暂停服务”,导致许多人在最后一步放弃或误操作。
这些设计被FTC认定为“暗黑模式”(Dark Patterns)——一种通过界面设计操纵用户做出非自愿选择的策略。亚马逊内部文件显示,公司高管曾拒绝多项简化注册与取消流程的改革建议,直到2022年FTC介入调查后才被迫实施改进。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封2020年的内部邮件中,亚马逊零售业务负责人道格・赫林顿将推动订阅称为“可疑”做法,并将创始人贝佐斯戏称为公司的“暗黑手段总监”(chief dark arts officer)。
法律争议与庭审转折:从法庭对抗到最后一刻和解
这起案件原本可能成为FTC与科技巨头之间的一场持久法律战。2025年9月,西雅图联邦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但在庭审第三天,亚马逊突然同意和解。庭审期间披露的信息与法院的初步裁决可能促使亚马逊放弃抵抗——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约翰・春(John Chun)已在开庭前裁定,亚马逊及两名高管违反了《恢复在线购物者信心法案》,因为他们在向用户披露Prime服务条款前就收集了支付信息。
法官还明确表示,若陪审团支持FTC诉求,亚马逊Prime业务负责人贾米尔・加尼(Jamil Ghani)和前任Prime业务主管尼尔・林赛(Neil Lindsay)将承担个人责任。这一裁决增加了亚马逊高管的法律风险,可能是推动和解的关键因素。此外,法官还曾斥责亚马逊律师团队向FTC隐瞒数千份文件,并滥用法律特权逃避审查。这些被隐瞒的文件中包含对亚马逊不利的内部讨论,如高管对订阅推动策略的道德担忧等。
FTC在诉讼中强调,亚马逊的行为不仅违反《恢复在线购物者信心法案》,还构成《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条禁止的“不公平或欺骗性行为”。该机构指出,亚马逊的“会员陷阱”在2017年至2022年间最为严重,尽管公司在2022年后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已对数百万消费者造成损害。
值得玩味的是,亚马逊一方面坚称其行为合法,Prime流程“清晰简单”,另一方面又愿意支付创纪录的和解金。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可能源于商业考量——25亿美元对亚马逊而言仅相当于33小时的收入,而漫长的法律战不仅会带来更高赔偿风险,还可能进一步损害公司声誉。正如亚马逊声明所示,和解使其能“避免可能面临陪审团做出更高赔偿裁决的风险”。
行业影响与监管趋势:科技巨头面临更强约束
亚马逊25亿美元和解案发生在美国消费者保护政策剧烈变动的背景下。FTC在前主席莉娜・汗(Lina Khan)领导下采取了对科技巨头更加强硬的立场,而本案则成为这一政策的标志性成果。尽管特朗普上任后FTC被迫推迟了“一键退订”(click to cancel)等新规的实施,但该机构仍在继续审查流媒体平台订阅服务的合规性。
2025年7月,一家联邦上诉法院推翻了FTC的“一键退订”规则,该规则要求内容平台提供比注册更简单的退订机制,并在自动续费前获得用户明确同意。这一裁决被视为行业游说的胜利——美国电影协会(MPA)曾公开反对该规则,声称其可能“阻碍行业发展,且对消费者的保护作用微乎其微”。尽管如此,亚马逊和解案中的整改要求与“一键退订”规则的核心思想高度一致,可能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表:亚马逊和解案对订阅服务行业的主要影响
影响领域 | 具体表现 | 长期意义 |
---|---|---|
用户界面设计 | 禁止“暗黑模式”,要求拒绝订阅的按钮与接受按钮同样醒目 | 可能终结利用视觉设计诱导订阅的行业惯例 |
取消流程 | 简化步骤,允许在应用内直接取消,减少页面跳转 | 推动“对称性”设计原则(注册与取消难度相当) |
信息披露 | 在注册阶段明确披露条款,特别是自动续费内容 | 提高服务透明度,保障知情权 |
合规监督 | 要求亚马逊聘请独立第三方监督合规情况 | 可能形成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结合的新模式 |
这一案件也反映了全球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商业行为的日益严格审查。在加拿大,竞争管理局正在调查亚马逊“市场公平定价政策”是否阻止卖家在其他平台提供更低价格。而欧盟《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等新规也包含对“暗黑模式”的明确禁止。亚马逊和解案可能鼓舞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采取类似行动。
消费者权益启示:如何避免“订阅陷阱”
亚马逊Prime事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重要警示——即使是知名科技企业,也可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界面和流程损害用户利益。从这起案件中,消费者可以汲取以下自我保护经验:
首先,在点击任何“确认”或“同意”按钮前,务必仔细阅读周边文字说明,特别是字号较小或颜色较淡的内容。亚马逊案例中,许多用户正是因为忽略了页面上的自动续费提示而无意中注册了付费会员。
其次,了解服务的取消流程与政策同样重要。在订阅前,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咨询他人了解该服务的取消难度——亚马逊的“伊利亚特”流程之所以长期存在,部分原因在于许多消费者默认复杂取消流程是“行业常态”而未提出质疑。
再次,定期检查银行账户和信用卡账单中的定期扣款项目。FTC调查发现,许多亚马逊Prime会员在非自愿注册后,因未及时发现自动续费而长期支付会员费。
最后,勇于向监管机构投诉不当商业行为。FTC对亚马逊的调查始于消费者投诉积累,而3500万受影响用户中主动投诉者的赔偿优先级可能更高。目前,亚马逊尚未公布15亿美元赔偿金的具体申请流程,但预计将在近期发布相关信息。符合条件的用户(包括2019年6月至2025年6月间非自愿注册或取消受阻的Prime会员)应密切关注官方通知。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亚马逊Prime事件凸显了数字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复杂性。当服务条款与操作流程被隐藏在多层界面之后,当“便捷”的注册与“困难”的取消形成鲜明对比时,法律与监管必须与时俱进,识别并禁止那些利用认知心理学弱点的不公平设计。25亿美元的和解金不仅是对过往行为的惩罚,更是对未来行业行为的规训——科技创新的光芒,不应被“暗黑模式”的阴影所遮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