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系新车引爆市场:问界M7与尚界H5双线破局,智能驾驶成核心竞争力

9月23日,华为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成为汽车行业焦点。全新问界M7以27.98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上市,而预售价不足20万元的尚界H5则凭借“华为系最便宜车型”标签斩获16万小订订单。两款车型合计近40万台的预售成绩,不仅刷新了新能源车市纪录,更凸显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强势话语权。

问界M7:高阶智驾与续航升级成杀手锏

作为改款车型,全新问界M7的定价策略极具攻击性。相比预售阶段的28.8万元起售价,正式价格直降8200元,形成对理想L7、小鹏G9等竞品的直接压制。余承东公布的23万小订数据中,高阶智驾版占比尚未披露,但发布会重点强调的激光雷达配置差异或成为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

技术配置的“双轨并行”策略成为亮点:

  • 舱外192线激光雷达版本支持全场景高阶智驾,预计将延续华为ADS系统的城市NCA功能;
  • 行业首发的舱内激光雷达视觉方案则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高速NOA、AEB异形障碍物识别等核心功能。这种“高低配”组合既满足技术发烧友需求,又为预算敏感用户提供入门选择。

车身尺寸的全面升级(轴距3030mm)与舒适性配置(零重力座椅、后排娱乐屏)瞄准家庭用户,而710km纯电续航与1625km增程续航则化解里程焦虑。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将智能座舱与动力系统的协同优化作为隐性卖点,鸿蒙车机与电驱系统的数据互通可能带来更精准的能耗管理。

尚界H5:低价策略打开增量市场

定位低于问界系列的尚界H5,以16万小订量验证了市场对“平价华为车”的渴求。75%用户选择Max版本(预计搭载完整ADS 4.0系统),反映消费者对华为智驾技术的信任度已超越价格敏感度。这款车的重要意义在于:

  1. 填补华为系15-20万元价格带空白,与比亚迪宋PLUS、深蓝S7等形成竞争;
  2. 首次将激光雷达车型下探至20万内区间,可能倒逼行业加速智驾功能普及;
  3. 为鸿蒙智行品牌建立更广泛用户基础,助力后续车型矩阵扩张。

华为造车逻辑的三大演进

从此次发布会可梳理出华为智能汽车战略的清晰路径:
技术层面,激光雷达从“车顶瞭望塔”向舱内集成发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硬件成本;产品层面,通过问界锚定高端市场,借尚界渗透大众市场,形成“技术下沉”的降维打击;生态层面,鸿蒙智行品牌逐步脱离单一车企合作模式,向开放平台演进。

市场分析师指出,华为系车型的爆发并非单纯依赖品牌效应。AITO问界M5智驾版此前在懂车帝夏测中表现出的AEB性能已建立技术口碑,而此次问界M7的舱内激光雷达方案若通过实测验证,或将改写行业对低成本智驾路线的认知。

行业影响与潜在挑战

华为双车齐发的局面,短期内可能加剧25-35万元新能源市场的价格战。尤其对依赖“冰箱彩电”卖点的造车新势力构成压力,迫使行业竞争焦点回归智驾技术本源。但隐忧同样存在:

  • 大规模交付后的质量稳定性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
  • 舱内激光雷达的实际识别率需经受复杂路况检验;
  • 鸿蒙智行渠道能否支撑两款爆款车型的售后服务需求。

据内部人士透露,华为正加速建设第四代智能驾驶生产线,为2026年L4级自动驾驶做准备。此次问界M7与尚界H5的上市,既是华为汽车业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也为后续与长安、江淮等伙伴的深度合作奠定模式样板。当余承东喊出“华为智驾领先行业一代”时,这场由技术驱动的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